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厦门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调查研究

郑延良: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为财政监管事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财政部厦门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纪检组长 郑延良

   在我党99周岁生日前夕,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需要在“学”上下功夫,只有正确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才能准确把握好贯彻落实的基本要求,才能为强化监管局政治机关意识,坚决走好第一方阵,着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奠定坚实基础。

  一、党的组织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在站起来的过程中,党的组织路线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

  组织的严密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党的一大在党纲中初步规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遵循。党的二大在《党章》专列了“组织”一章,明确规定了党的性质、任务、组织原则、组织机构、组织制度、组织纪律和党员条件,标志着我们党在组织上初步完成创建任务,为党组织工作的建立和发展确立了理论基础。党的五大首次提出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初步建立了党的组织体系。经过五次党的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构建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体系,为保证有效实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组织保障。

  1928年,党的六大在莫斯科近郊召开,首次提出了党的“组织路线”的概念,并通过了《组织问题决议案提纲》,为党中央整顿党的组织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指导方针。1929年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案上明确了党的“六大”确立的组织路线,并创造性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从基层着手提升整体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进一步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提出“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在正确的组织路线的指引下,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全党达到空前团结,并于 1945 年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1949 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二)在富起来的过程中,党的组织路线为改革开放的实践提供了组织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已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要求党的干部要学会建设、管理城市,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来开展。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提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又红又专”成为组织路线的代表性词汇,要求干部既要改造政治思想,又要搞好专业研究。

  在遭遇“文化大革命”对党组织路线的践踏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转移。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并在1979年7月提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1979年9月的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党在新时期组织路线的主要内容:使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促进并确保四个现代化的实现。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同志第一次完整提出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1981 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首次把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写入中央全会文件,后又写入“十二大”党章。干部“四化”方针的提出,是对党历来强调的德才兼备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应用。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们党依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着眼于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对干部工作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党的组织路线注重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20世纪90年代党的组织路线注重从政治上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世纪之交党的组织路线重点是进行党内民主建设。

  (三)在强起来的过程中,党的组织路线要为新时代伟大民族复兴的实现提供组织保证。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执政新要求。党中央先后制定、修订了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组工作条例、党的机关工作条例等一系列组织建设方面的党内法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把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基本得到贯彻,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我们党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了伟大的社会革命。

  当前,我们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以问题为导向,以时代为准绳,以全新的视角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工作部署,既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面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在纠正选人用人偏向上取得的显著成效的政治清醒;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确保组织工作正本清源、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战略定力与坚强决心。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基本要求

  在 2018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集中概括为:“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114个字高度概括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布局、工作重点、用人原则、价值取向,是一个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组织路线的指导思想,这是灵魂、是方向,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性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必须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体现到加强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的具体政策、具体任务、具体行动中,并以此指导和衡量各项工作的成效。

  (二)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

  一是要强化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即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党的地方组织必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令行禁止,不搞变通。其中党组尤其要发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

  三是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使党的领导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三)以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

  一是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而干部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非朝夕之功。要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帮助干部一步步成长:一是要突出政治训练,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对党忠诚,确保政治过硬;二是强化实践磨练,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做到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三是注重复合型领导干部的培养,注重跨领域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的领导干部。

  二是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这既赋予了党的组织工作新的时代内涵,也丰富发展了党的人才工作理论,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为基础,形成协同育人模式;三要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

  (四)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选人用人标准。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既充分体现了“德”在选人用人标准中的主导作用,也再一次强调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用人导向:一是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二是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三是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机制;四是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当干部因不实举报受到委屈、被人误解时,组织上要为他们加油鼓劲、撑腰壮胆,该澄清的及时澄清,该正名的公开正名,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心情畅快投入到工作中去。

  (五)以为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目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和落脚点,也是组织体系建设和干部人才工作须臾不可偏离的定盘星。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和本质,为其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党的建设和组织的一切工作都要朝着这个目标来加强,依据这个标准来检验。这既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价值,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财政监管事业提高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财政监管干部政治自觉。

  坚定理想信念,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更是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财政监管干部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按照刘昆部长在监管局更名大会提出:“监管局首先是政治机关,监管局的干部首先是政治干部”的要求,树牢政治机关意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用人组织也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选人用人首关。深入贯彻“五看五不用”选人用人要求,从严把好政治定力关、政治担当关、政治能力关和政治自律关;要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建立持续发现和动态管理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切实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拔出来。

  (二)加强专业素质培养,提升干部财政监管能力水平。

  一方面,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全面提升干部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财政监管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要把实践锻炼作为提升干部斗争本领的“大熔炉”,检验识别干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除了要加强学习,还要加强实践。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三)发挥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激发财政监管干部担当作为的整体活力。

  一是坚持事业为上,大胆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选拔任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事业为上,突出实绩要求,以重实干重实绩的正确用人导向,带动全体干部干事创业、奋发有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选拔任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二是坚持知事识人,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近年来,财政部党组不断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日常考核方面,制定了《财政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全面推进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专项考核,及时掌握财政部内各单位领导班子日常运转情况、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和干部日常表现情况。分类考核方面,区分主要领导干部、班子成员、不同岗位领导干部履职要求,分级分类建立多维度有针对性的考核体系,提升考核的针对性和精准度。近距离考核方面,制定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接触干部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近距离接触干部工作机制,综合采取谈话调研、问卷调查、列席重要会议、征求意见箱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了解干部政治素质、担当作为等方面情况。通过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财政部选人用人的精准度、满意度、公信度明显提升。

  三是坚持为“我”所用,加强财政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做好新时代财政监管工作,离不开各方面优秀人才的支持,应当注重从各个方面选拔专业化人才,以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推进财政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应当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先进的理念、完善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

  (四)发挥干部管理的激励约束作用,增强财政监管干部担当作为的外部推力。

  一是从严管理监督,鞭策干部干事创业。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最终是对事业真正负责。要加强党内监督,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组织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完善体制机制,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要织密织牢织实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制度笼子,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把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统一起来,把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衔接起来,把八小时之内的管理和八小时之外的管理贯通起来。要在日常监督上下功夫,坚持抓早抓小抓初萌、防微杜渐,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批评教育,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措施,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敲响思想警钟,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要结合财政系统近年来的典型案例,以案释纪、以案促教,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对那些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于不作为、慢作为、消极懈怠、萎靡不振、不愿负责、不敢碰硬的干部,必须坚决处理、果断调整,形成调整一个、教育一片、鞭策一批的震慑效应。同时,要综合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二是强化正向激励,引领干部担当作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所面临的困难、风险和挑战,除了疫情冲击之外,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因疫情而凸显。各种新矛盾新任务必然会反映到财政监管工作中,有的工作面临的客观环境尚不明朗、潜在的风险挑战尚未显现,难免会出现失误。习近平总书记说:“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要允许试错,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如果动辄得咎、无限问责,干部就会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要旗帜鲜明地为勇于探索创新的干部鼓劲、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埋头苦干的人兜住底,为敢闯敢试的人开绿灯,激励干部大胆探索创新、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推进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20年09月24日